中国海洋大学
标题:
学术交流 | 中国海洋发展高端论坛专题论坛 ——中国海洋法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shlinpin
时间:
2020-1-1 19:48
标题:
学术交流 | 中国海洋发展高端论坛专题论坛 ——中国海洋法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9月28日,由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共同主办的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高端论坛
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论坛主题为“
百年大变局中的海洋担当
”。中心各研究室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同期举行了五场专题论坛,主题分别为
“中国海洋法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与海洋文化”“聚焦东亚海:
新时代与新使命”“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
。现将各专题论坛专家观点整理摘编,分期推送,以飨读者。
9月28日下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的专题论坛“
中国海洋法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在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法学院承办。专题论坛主讲嘉宾有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
贾宇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
吴慧
教授,海南大学特聘教授
傅崐成
,中国海洋大学特聘研究员
方堃
。专题论坛由法学院党委书记
刘惠荣
主持。
专题论坛会议现场
贾宇
报告题为《
新中国70年海洋法治的发展:
回顾与展望
》,介绍了中国海洋法治发展的两个阶段及中国海洋法治之路展望。第一个阶段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由“站起来”到向海图存的阶段,介绍了这一阶段严峻的海上形势,并且针对此种情形实施一系列政策,如:颁布海洋法规规章、建立渔区、建立领海制度等,海洋法制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是由“富起来”到向海图兴的阶段,通过颁布领海及毗连区法、参与国际立法等一系列举措确立了中国海洋立法的基础,从海洋法制到海洋法治。展望中国海洋法治之路,应立改废释,进一步强海洋法制建设,同时积极应对当前新形势、新理念对海洋法治的新挑战。百年大变局中的海洋担当应:向海图存,保卫主权和海洋安全;向海图兴,发展社会主义海洋法制;向海图强,依法治海。
吴慧
报告题为《
我国南极航空运输体系发展所涉国际法问题
》,分析了南极航空运输所涉及的航空纠纷、南极主要国家建设机场和对外国航空器使用其本国机场的法律法规、南极条约体系中有关机场和航空器的主要条款、南极主要国家立法中涉及南极地区的若干法律问题等内容。最后介绍了第四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有关南极航空活动的最新动向,如,拟要求在南极地区的航空器用定位系统和跟踪技术,拟加强非政府组织人员的管理,拟在机场跑道周围设立保护区等。
傅崐成
报告题为《
从国际海洋法治出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指出海洋作为生命之海正遭受着严重威胁,我们应该加快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海洋法治出发就是建构合理的秩序。具体分析了当前海洋法治面临的几方面问题:成文法和习惯法均显不足,各国依法治海意愿不强,以及各国科技支撑、财务力量、国际话语权等能力有限。由于我国在南海作出了道德典范,作为海洋地理相对不利国和发展中国家,更容易与多数国家结盟,坚持互利共赢的立场,以及中国文化中世界大同的理想,我们可以在海洋法制方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的贡献。
方堃
报告题为《
百年海洋变迁的三个问题
》,介绍海洋变迁的五个特征:其一,在区域上由西向东,太平洋代替大西洋;其二,从争夺海洋通道向争夺海洋本身扩张;其三,随着国际秩序的改变,由以大国为主导地位向所有沿海国家均参与其中;其四,以军事活动为主向所有领域扩张;其五,海洋事务的身份向下沉,由国家到私人。另外阐述了海洋变迁的四个趋势:保持争夺大于趋同、多国阵营替代单个国家、对海洋未知领域的探索影响政治格局、传统安全威胁大于非传统安全。最后谈及了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
学术交流 | “百年大变局中的海洋担当”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高端论坛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
学术交流 | “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专题论坛成功举行
学术交流 | “坚持陆海统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成功举行
学术交流 | “一带一路与海洋文化”专题论坛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秘书处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中心网站手机版
欢迎光临 中国海洋大学 (http://www.qiuzhilong.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