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类校考院校招生数据】PART2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192

帖子

8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03:2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01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87人,其中教授708人,副教授774人。       截至201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0人,其中本科生11336人,硕士生10505人,博士生4406人,留学生1563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凝聚艺术性兼具学术性的音乐家集体,具有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音乐表演专业现为国家一级学科,主要以西洋器乐及声乐为平台,拓展相关领域。目前本系设有管弦乐、钢琴、声乐、多元音乐启蒙四个专业方向(本科),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既具良好的人文素质及审美品位又具高超表演技巧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乐队演奏演员以及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
        音乐表演系现拥有北京室内乐团、洛克重奏组、青年管弦乐团、艾克合唱团等表演团体,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与许多国家的音乐院系、音乐节和音乐家建立起紧密的学术联系和互访关系,开展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从事音乐表演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赢得了业界广泛的赞誉。作为活跃的音乐表演艺术中心,本系为学校、学院、社会社区提供了多种音乐类课程及音乐体验,每年并举办近百场音乐会及音乐活动。定期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学者来我系举办音乐会、校园研讨会、讲座、大师班公开课等。
        目前,现有在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讲师10人,绝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一流专业音乐院校。同时还聘请国内外业界精英来我系兼职任教,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教学团队。建系以来,我系师生在多个学术领域屡获殊荣并在国内外重大专业赛事中多次获奖。系内表演团队曾多次代表学校出访德国、爱尔兰、以色列、美国等地,广受业界好评。


02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4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3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400余人、博士研究生1900余人。教职工3678人,其中专任教师1814人,博士生导师44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9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


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
中国海洋大学1997年成立了艺术教研室(后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开始对全校学生开展通识艺术教育并指导开展校园艺术活动。2005年初成立了艺术系,开始了专业艺术教育。目前设有音乐表演一个本科专业。
一、指导思想艺术系的办学条件思想可以概括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就是定位要高,要把全部工作思路及各方面的基础工作任务确立在高水平的起点上;高标准,就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强调各项工作的高标准。体现办学定位要高标准,师资队伍建设要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要高标准,招生质量要高标准,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要高标准,教学质量要高标准,科学研究水平要高标准等。高质量,是指各项工作的主要目标要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上。二、发展定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建构全国高水平,山东省一流并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专业学科体系。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结构,注重实践环节,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三、师资队伍目前,已有包括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留学德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及毕业于国内著名艺术院校的博士、硕士在内的专家教授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教学人员。同时还聘请了国家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岛交响乐团等单位的著名艺术家担任演奏、演唱等专业的兼职教授和指导教师,聘请青岛交响乐团、青岛民族乐团等艺术团体的专业演奏人员担任部分演奏专业主课的教学工作。目前我系专职教师共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1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9人。四、学生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是我系教学体系中最突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各类学生艺术表演实践活动(如定期举行班级音乐会,民族器乐、声乐、小提琴、管乐等分门别类的专项音乐会,面向社会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和师生公开展演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并达到要求者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年度音乐会(每个学生每年至少举办一场个人或小组音乐会)、毕业音乐会(即毕业考试)。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等校园文化建设性艺术实践活动。五、通识教育对艺术系来说: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有力地推进我校通识艺术(素质)教育和课程建设,使海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格,提高人文艺术素养是另一方面的重要任务。艺术系共为全校开设了十多门艺术通识选修课。这些课程有助于我校非艺术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格,提升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和多元艺术文化,形成开放、兼容、宏博的人文品格;更好地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03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北有中传、南有浙传”之美誉。
       现有杭州下沙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05亩,总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现有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人;教职员工约1400人,其中专任教师939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等称号。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院。我院设有音乐表演、艺术与科技、舞蹈编导三个专业及舞蹈编导(音乐剧)专业方向,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音乐、舞蹈等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现有在校生近700人,教职工65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共57人,1人入选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还有大量海内外知名艺术家作为我院特聘教授。
音乐学院建筑面积8千余平方米,拥有现代化音乐排练厅1个、琴房80间、钢琴120架、数码钢琴教室间、舞蹈形体房、表演教室和合唱合奏教室若干,另设有影视音乐创作实验室、音乐表演艺术综合实验室、音乐作品创作实验中心等现代化专业实验室。多名师生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浙江省音乐舞蹈节等赛事中获奖。近3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音乐剧《红船往事》获得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重大资助项目立项,并获得2019年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专业介绍
音乐表演专业(分声乐、钢琴、器乐方向,本科,学制四年)校级重点专业
本专业着力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需求,掌握较高的音乐表演专业知识与技能,对音乐作品能做出准确表达,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可在各级专业文艺团体、各大广播电视及新媒体机构、各界文化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音乐表演及相关音乐传播工作。
除通识课程外,专业核心课程有:1.专业必修课程: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多声部音乐基础、舞台表演基础;2.专业方向选修课程:2.1声乐演唱方向:声乐演唱、声乐艺术指导、正音、合唱、重唱、表演、形体、剧目排演、钢琴基础;2.2钢琴演奏方向:钢琴演奏、室内乐、钢琴艺术指导、流行音乐钢琴演奏、钢琴艺术史、钢琴大师演奏分析、钢琴教学法、复调等;2.3器乐演奏方向:器乐演奏、副修乐器、室内乐、器乐合奏、钢琴基础;学科与专业拓展课程有:艺术概论、影视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乐理、视唱练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视听语言、演出策划与演艺经纪、合唱与指挥、音乐传播、音频编辑与制作、人物造型与化妆、20世纪新音乐风格等。

04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教职工1989人,其中专任教师1115人,正高级职称329人,副高级职称589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其中:3名双聘院士,2人入选“长江学者”,2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致力于传媒与音乐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面向传媒领域开展特色音乐教育和适应现代传媒技术要求的录音艺术教育。从广研所、音频工程系、录音系、录音艺术学院到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录取通知书上的不同称呼勾画出学院不断开拓创新的发展足迹。
学校1987年开设了录音艺术专业。1994年开设了音响导演专业方向。1997年,我校又在国内率先创立了录音艺术学院,设有录音系,内设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及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1998年开设了电子音乐制作实验班。2002年增设了音乐学专业(音乐传播方向)。2004年成立了音乐系。2005年录音艺术学院并入影视艺术学院,音乐学(音乐编辑)专业并入音乐系。2011年重新组建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2013年,学校进行学部制改革,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与戏剧影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中心等五家单位组成艺术学部。
2018年,学校深化学部制改革,实行“大实”学院、“小实”学部的“双实”管理模式。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中心实行“一院一中心”的运行模式,开启了新的篇章。



END
往期推荐
【音乐类校考院校招生数据】PART1
再见,拼了命的三月!
【重磅】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


扫描二维码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9-8 23:29 , Processed in 1.8913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